*動畫#22、#25
不過是些後知後覺的感想罷了,並沒有什麼獨創價值。
看了DVD小冊子,有點在意重看了某些集數。先前#22在網路看了許多次,這是第一次看DVD。米卡莎攻擊女巨人失利那裡多了女巨人後頸硬化的畫面,比較看得懂了 。也多了里維把米卡莎撞開去踩女巨手背的動作,
(←似乎不是這一幕,但動作太慢截不到OTZ) 里維果然就是靠蠻力啊。年紀也不小了,不要勉強。
然而米卡莎和里維追女巨人那裡背景動畫有些奇怪,靜止的兩人搭配迅速移動的背景,就連里維回頭對米卡莎說話那幕的移動速度仍然相當快速,看起來就是這兩人在吊鋼絲……
不是立體機動,你們就是在吊鋼絲對吧?
動畫最後一話#25簡直與原作不同發展了……其一是差點成為怪物,及時煞車變回人的艾連, 其一是阿爾敏的走向……
(←阿爾敏覺得捨棄人性以求勝利,艾連應該辦得到) 算是超過原作的解讀了。第一次看#25時我沒看出阿爾敏的態度傾向,還覺得是觀眾太小題大作,看了荒木監督的訪談,才感覺到「原來阿爾敏要變成『或許會和艾連走上不同道路的人』啊」。我看原作時,對艾爾文「捨棄人性」的解讀並不是捨棄人性善良的那一面,而是為了保護而有所取捨;看似冷酷地捨棄重要的事物,但並不代表就是冷血無情的(特別是漫畫#62的艾爾文並沒為了人類而犧牲同袍)。但動畫解讀成「為了勝利該捨棄人性成為怪物」,連阿爾敏的聲優似乎都因此受到打擊[1];動畫將阿爾敏描寫得極端了,可能走向獨裁者道路的阿爾敏,我並不樂見。但諫山在訪談時談到抱持著「動畫才是原作」的態度[2],因此也許之後會經常有機會看到「陰險敏」了……唉。
另外,覺得很有趣的,在小冊子發現了彩蛋——荒木監督在#15的註解中寫到有兩幕的艾爾文動作不同,為此我還特地快轉確定——←這是#15預告中的畫面,艾爾文把手搭在艾連肩膀上問他,
←這是#15正式內容的同一場景,改成艾爾文緊緊抓住艾連肩膀。荒木特地拿出來說因為漫畫原作是後面那個動作,因此雖然他疑惑「艾爾文有必要抓那麼緊嗎」,還是忠於原作改成這樣……
(里維:你是在幹嘛?(눈_눈))連這種地方都要忠於原作,阿爾敏的詮釋也拜託你了啊!(´Д`)
註
[1]在小野大輔訪談,阿爾敏的聲優井上小姐在最終話表示「不想成為艾爾文那樣的人」。
[2]東立(2014)進擊的巨人 OUTSIDE 攻p. 29。
*以下捏到漫畫#62
漫畫原作也有些令我覺得「不該是這樣」的地方,像是希絲特莉亞夢到她姊姊芙莉妲,芙莉妲可是碰一下額頭就能修改希絲特莉亞的記憶了;以及最近這一話雷斯父女碰一下艾連的背就喚醒他的記憶,讓我覺得太誇張。 作為一部懸疑類作品,即使是讀者還不知道的設定,都還是得存在合理性,包含立體機動裝置以及世界觀讓我傾向將它歸類為科幻,但修改記憶已經類似超能力了吧?所以這點讓我感到違和(王政能操控記憶我當時也理解成「對人民的思想進行控制」,沒想到超自然的方向去),除非能將記憶以比較現實的方式解釋,不然我覺得構成犯規了。
我其實非常期待進巨的發展,很想直接穿越到三年後看後續,但又期待又怕受傷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