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自我警惕,在看過原始資料前,盡量不做評論(但要等全盤了解才能評論,那我還是完全閉嘴吧)。修過研究法的都知道,第一手資料才有引用價值,而原文優於譯文。有人看了原始文獻,敘述出來,就是二手資料,就連完全照著原文翻譯的譯本,可信度都值得商榷,何況是網友的心得文呢?看完二手心得文寫的心得,又變成三手,然後四手五手六手,有多少是能相信的?網路上的懶人包至少都是二手了,要判斷是不是摻入太多製作者自己的情緒、意見,是不是刪去太多製作者覺得不重要、但會因此影響整體脈絡的部分,才能盡量不被謠言所惑、被挑起情緒。

 

閱讀與OOC

每個人的世界取決於他們的大腦,所以可以這麼說,每個人認知到的世界都不是同一個世界。

大腦雖然人人都有,但大腦會發展,不是一出生就定型,從不同工廠生產出來,以不同的方式使用,會發展成截然不同的大腦。

閱讀相關的理論中,「基模論」認為一個人能理解多少文本內容,取決於他的先備知識,也就是他如果沒有基礎,就會「有看沒有懂」。「交互論」說明讀者的期待、情緒、知識、經驗、性格等等,都會影響他對文本的理解;讀者接收了文本內容,用他擁有的基礎,回應文本,從解碼到表達,都是對原作的「再創造」。所以不同的人看完同一本書的心得不同,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看了同一本書,見解不同,再正常不過。只能接收到作者一部分意涵的讀者,與接收到超過作者想表達的讀者(藍色窗簾),都所在多有。

延伸到OOC問題,你說某些東西OOC,是你自己覺得OOC,沒有人可以確認是誰OOC,或許是你自己的認知才是OOC;即使原作者現身說法,也不代表就符合讀者的想法,所以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莎士比亞也有他自己的哈姆雷特。

反之,說某些二創很忠於原作,那也只是此二創與原作在讀者腦裡的投影重合率高了些,仍會有沒投影到的讀者不同意,因為不同讀者腦裡的原作不是同一個原作,也已不是原作的那個原作。

不過觀賞他人腦裡的不同世界,還是很有樂趣的,當成樂趣就好。

還有,我不喜歡在網路上與人筆戰,又沒酬勞又高血壓,還不如多接case賺外快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云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